当前位置 : IPTOP> 最新专利> 一种易筋牵引架

一种易筋牵引架

全文数据:

一种易筋牵引架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保健领域,具体是一种易筋牵引架。背景技术易筋牵引架是指有一定预防保健康复治疗作用,可以起到易筋牵引、易筋抻筋、康复锻炼等作用的康复保健器械。相比普通康复保健器械,易筋牵引架必须在结构上更具人性化才能真正能起到保健作用,而且操作要方便安全。目前,市面上一般的牵引拉伸器械基本是借助外力来达到易筋牵引、易筋抻筋的效果,并且作用部位单一,全身保健牵引拉伸抻筋效果不理想,特别对全身骨关节肌肉痛的患者起不到全面的康复治疗作用。因此,需要对现有的易筋牵引架机进行改进,解决上述问题。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加易筋牵引强度、提高易筋牵引疗效、安全性高、便于普及推广的易筋牵引架,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。为实现上述目的,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:一种易筋牵引架,包括基架、斜面结构和易筋绳。所述基架为Z字形结构,由后斜边、直边、底边、前斜边和若干个横梁构成,直边竖直设置,上端、下端分别与后斜边、底边固定连接,且后斜边的长度大于直边,后斜边的下端与直边的下端在同一平面上时后斜边倾斜,形成倾斜结构,底边水平设置,前斜边的长度大于底边的长度,前斜边下端固定连接在底边的末端上,另外一端下端固定在直边上,使前斜边上也形成倾斜结构;横梁包括相同结构的上横梁、中横梁、底前横梁、底中横梁和底后横梁,上横梁位于后斜边与直边的连接处,中横梁位于直边的中部,且位于前斜边的下方,底前横梁位于底边与前斜边的连接处,底中横梁位于直边与底边的连接处,底后横梁位于后斜边的末端上,底前横梁、底中横梁、底后横梁均置于地面上,使整个牵引架稳定的放置在地面上。所述基架上安装斜面结构,斜面结构包括有后斜面、后脚跟托、把手、立杆、扶手、前斜面和前脚跟托,后斜面沿后斜边固定设置,两端固定在上横梁和底后横梁上,使后斜面倾斜,前斜面沿前斜边固定设置,两端固定在中横梁和底前横梁上,使前斜面倾斜;所述后斜面的两侧上均固定设置有把手,后斜面的上端两侧上均固定设置有竖直的立杆,立杆上端固定有水平的扶手。所述的易筋绳由两个后易筋绳、两个前易筋绳和一个上易筋绳构成,两个后易筋绳分别连接在底后横梁的两端,两个前易筋绳分别连接在底中横梁的两端,上易筋绳固定连接在上横梁的中点处。进一步的:所述后脚跟托位于后斜面下端的下方且固定在底后横梁上。进一步的:所述前脚跟托位于前斜面下端的向下方且固定在底前横梁上。进一步的:所述后易筋绳、前易筋绳、上易筋绳的末端均绕结有一套环,使用时便于双手牵拉。进一步的:所述后斜面和前斜面均为平板结构。进一步的:所述后斜面可以设置为向上凸起的弧形板,满足脊柱生物力学要求,使人们躺在后斜面上感觉更加舒适,有利于舒展筋骨。与现有技术相比,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:1.基架及斜面的形状设计,扶手、把手及易筋绳的位置设计,可调节易筋抻筋强度或姿势,适合不同的人群进行抻筋锻炼。2.斜面提高了抻筋强度,可根据不同的姿势自行调节抻筋强度。站于斜面时强度最强,再配合动作或手握易筋绳,强度更强;扶持扶手时,强度稍弱,再配合动作,强度增加。躺于斜面时强度弱,配合仰卧起坐强度增加,而仰卧起坐时借助易筋绳强度减弱。3.站在斜面上配合易筋操,增强抻筋强度,可对全身筋骨进行锻炼,达到预防、保健、康复、治疗作用,提高临床效果。4.结构简单,制作成本低,使用范围广,适合大范围地推广普及应用。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易筋牵引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;图2为一种易筋牵引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;图3为一种易筋牵引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;图4为一种易筋牵引架的右视结构示意图;图5为一种易筋牵引架中基架的结构示意图;图中:11-后斜边、12-直边、13-底边、14-前斜边、15-上横梁、16-中横梁、17-底前横梁、18-底中横梁、19-底后横梁、21-后斜面、22-后脚跟托、23-把手、24-立杆、25-扶手、31-前斜面、32-前脚跟托、41-后易筋绳、42-前易筋绳、43-上易筋绳。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请参阅图,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,一种易筋牵引架,包括基架、斜面结构和易筋绳;所述的基架为Z字形结构,由后斜边11、直边12、底边13、前斜边14和若干个横梁构成,直边12竖直设置,上端、下端分别与后斜边11、底边13固定连接,且后斜边11的长度大于直边12,使后斜边11的下端与直边12的下端在同一平面上时后斜边11倾斜,形成倾斜结构,底边13水平设置,前斜边14的长度大于底边13的长度,前斜边14下端固定连接在底边13的末端上,另外一端下端固定在直边12上,使前斜边14上也形成倾斜结构;横梁包括相同结构的上横梁15、中横梁16、底前横梁17、底中横梁18和底后横梁19,上横梁15位于后斜边11与直边12的连接处,中横梁16位于直边12的中部,且位于前斜边14的下方,底前横梁17位于底边13与前斜边14的连接处,底中横梁18位于直边12与底边13的连接处,底后横梁19位于后斜边11的末端上,底前横梁17、底中横梁18、底后横梁19均置于地面上,使整个牵引架稳定的放置在地面上。所述基架上安装斜面结构,斜面结构包括有后斜面21、后脚跟托22、把手23、立杆24、扶手25、前斜面31和前脚跟托32,后斜面21沿后斜边11固定设置,两端固定在上横梁15和底后横梁19上,使后斜面21倾斜,后脚跟托22位于后斜面21下端的下方且固定在底后横梁19上,前斜面31沿前斜边14固定设置,两端固定在中横梁16和底前横梁17上,使前斜面31倾斜,前脚跟托32位于前斜面31下端的向下方且固定在底前横梁17上;所述后斜面21和前斜面31均为平板结构;所述后斜面21的两侧上均固定设置有把手23,后斜面21的上端两侧上均固定设置有竖直的立杆24,立杆24上端固定有水平的扶手25,两个立杆24和扶手25形成门形结构。所述的易筋绳由两个后易筋绳41、两个前易筋绳42和一个上易筋绳43构成,两个后易筋绳41分别连接在底后横梁19的两端,两个前易筋绳42分别连接在底中横梁18的两端,上易筋绳43固定连接在上横梁15的中点处,在后易筋绳41、前易筋绳42、上易筋绳43的末端均绕结有一套环,使用时便于双手牵拉。实施例2在上述结构中的后斜面21,可以设置为向上凸起的弧形板,满足脊柱生物力学要求,使人们躺在后斜面21上感觉更加舒适,有利于舒展筋骨。本实用新型中,基架及斜面结构的形状设计,适合不同的群体及不同的姿势体位利用自重起到自我易筋牵引,增加了抻筋安全性,多样性及可操作性。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后斜面21,站在后斜面21后侧脚后跟顶在后脚跟托22上,利用自身重力进行抻筋锻炼,此时若双手拉后易筋绳41可增加抻筋强度。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后斜面21,大腿后侧压在上横梁15、小腿前侧及脚部勾住中横梁16,头向后躺在后斜面21上,利用自身重力进行抻筋锻炼,此时若双手拉后易筋绳41可增加抻筋强度,此时若双手拉上易筋绳43或双手扶把手23可减弱抻筋强度,此时还可以做仰卧起坐。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前斜面31,站在斜面前斜面31上脚后跟顶在前脚跟托32利用自身重力进行抻筋锻炼,此时若双手拉前易筋绳42可增加抻筋强度,此时若双手扶扶手25可减弱抻筋强度。本实用新型具体应用方法:人或站或躺于易筋牵引架上,利用自重起到易筋牵引作用,适合于不同群体自我锻炼。抻筋强度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调节,通过扶手或把手或易筋绳来调节;通过站立的姿势来调节;通过康复运动来调节。此外,应当理解,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,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,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,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,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,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。

权利要求:

1.一种易筋牵引架,包括基架、斜面结构和易筋绳;其特征在于,所述基架为Z字形结构,由后斜边(11)、直边(12)、底边(13)、前斜边(14)和若干个横梁构成,直边(12)竖直设置,上端、下端分别与后斜边(11)、底边(13)固定连接,且后斜边(11)的长度大于直边(12),后斜边(11)的下端与直边(12)的下端在同一平面上时后斜边(11)倾斜,底边(13)水平设置,前斜边(14)的长度大于底边(13)的长度,前斜边(14)下端固定连接在底边(13)的末端上,另外一端下端固定在直边(12)上,使前斜边(14)倾斜;横梁包括相同结构的上横梁(15)、中横梁(16)、底前横梁(17)、底中横梁(18)和底后横梁(19),上横梁(15)位于后斜边(11)与直边(12)的连接处,中横梁(16)位于直边(12)的中部,且位于前斜边(14)的下方,底前横梁(17)位于底边(13)与前斜边(14)的连接处,底中横梁(18)位于直边(12)与底边(13)的连接处,底后横梁(19)位于后斜边(11)的末端上;所述基架上安装斜面结构,斜面结构包括有后斜面(21)、后脚跟托(22)、把手(23)、立杆(24)、扶手(25)、前斜面(31)和前脚跟托(32),后斜面(21)沿后斜边(11)固定设置,两端固定在上横梁(15)和底后横梁(19)上;前斜面(31)沿前斜边(14)固定设置,两端固定在中横梁(16)和底前横梁(17)上;所述后斜面(21)的两侧上均固定设置有把手(23),后斜面(21)的上端两侧上均固定设置有竖直的立杆(24),立杆(24)上端固定有水平的扶手(25);所述的易筋绳由两个后易筋绳(41)、两个前易筋绳(42)和一个上易筋绳(43)构成,两个后易筋绳(41)分别连接在底后横梁(19)的两端,两个前易筋绳(42)分别连接在底中横梁(18)的两端,上易筋绳(43)固定连接在上横梁(15)的中点处。2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筋牵引架,其特征在于:所述后脚跟托(22)位于后斜面(21)下端的下方且固定在底后横梁(19)上。3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筋牵引架,其特征在于:所述前脚跟托(32)位于前斜面(31)下端的向下方且固定在底前横梁(17)上。4.根据权利要求1-3任一所述的一种易筋牵引架,其特征在于:所述后易筋绳(41)、前易筋绳(42)、上易筋绳(43)的末端均绕结有一套环。5.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易筋牵引架,其特征在于:所述后斜面(21)和前斜面(31)均为平板结构。6.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易筋牵引架,其特征在于:所述后斜面(21)设置为向上凸起的弧形板。

2025-08-14